>>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创新研制出绝缘引流线,搭配人工鸟窝,实现生态护鸟模式雏形——
电力高压铁塔上为鸟儿“盖新房”
2024-05-23 08:26:35   
2024-05-23 08:26:35    来源:宁夏日报

  环绕、追逐、降落……在青铜峡市陈袁滩镇110千伏利嘉线输电铁塔上方,一架小型无人机正在执行线路巡检任务,一群小鸟闻声而来,围着无人机在铁塔上方盘旋,不一会儿,鸟儿们似乎发现了什么,纷纷停在塔顶一角,而一旁竟是由藤条编制而成的人工鸟窝,可以作为它们临时的“家”。

  青铜峡市得黄河之利,水草丰美、植被丰富,输电线路杆塔附近鸟类活动频繁的除了喜鹊外,沿线周边湿地还有红隼、白琵鹭、鹗、扇尾沙锥、灰鹤、苍鹭、白鹭、灰头麦鸡等鸟类。

  “在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及部分农田湿地区域,高耸的电网杆塔经常吸引鸟类筑巢。但鸟儿衔来的树枝、铁丝、草秆,都可能导致电线短路,且鸟类的排泄物具有导电性,掉落在绝缘子上会严重影响电网运行安全,同时也威胁到鸟类自身安全。”国网吴忠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班组安全员杨志伟介绍,输电线路涉鸟故障已成为除雷击和外力破坏外,引发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

  如何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不影响鸟类正常活动,又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作为国网吴忠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班组安全员,依托国家电网“候鸟生命线”公益品牌项目,杨志伟和同事们探索“电网与自然和谐”,也见证了从驱鸟到护鸟的工作转变。

  “过去,我们常在塔身上方安装防鸟驱鸟装置,避免鸟类停留,但不便于塔上人员作业。”杨志伟说。

  “堵”不如“疏”。吴忠供电公司输电专业技术人员以架空输电线路鸟类和谐共生中存在的技术难点、管理矛盾为突破,主动联合鸟类专家综合分析杆塔分布与鸟类觅食、繁殖规律的关联度,科学界定护鸟防跳装置安装范围和鸟类安全栖息空间,联合高校运用理论算法和电气仿真实验,借鉴10千伏配网架空绝缘导线原理,创新研制出绝缘引流线,并在110千伏利嘉线全耐张杆塔安装,于2023年建成宁夏电网首条生态护鸟示范线路。

  “安装了绝缘引流线的杆塔上没有任何驱逐型和防护型防鸟装置,为鸟类活动留有足够的栖息空间。同时通过搭配人工鸟窝,实现了生态护鸟模式的雏形。”据介绍,截至目前,国网吴忠供电公司在青铜峡、红寺堡区域已安装40余基绝缘引流线杆塔,实现了线路零跳闸。(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安小霞)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杨洲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